公司召開2019年“六比六創”勞動競賽交流推進會
10月28日,公司2019年“六比六創”勞動競賽交流推進會在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項目召開。旨在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協同高效促發展、全力以赴穩增長”,為年度經營管理目標任務的完成提供堅強保障。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一級巡視員張景義,四川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彭闖,公司工會聯合會副主席姚彥敏出席會議并講話。
當天上午,來自公司41家單位的96位工會主席、勞動競賽負責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現場觀摩了成都軌道交通17 號線一期工程勞動競賽推進情況及成果,深入了解了關于現場施工競賽組織、智慧工地建設、職工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會議聽取了公司工會聯合會關于“六比六創”勞動競賽推進情況的報告,現場評選了“安全隱患隨手拍、齊查共改保安全”優秀作品,命名表彰了9個2019年示范性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來自一航局、二航局、三航局、一公局集團、四航院、中交疏浚天航局、中交疏浚上航局、哈爾濱地鐵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項目等單位的與會代表圍繞勞動競賽案例經驗、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等內容進行了匯報交流。
張景義講話指出,中交集團是國家交通基礎建設的主力軍,建設了一批代表世界和時代最高水平的重大工程,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交集團工會聯合會深入組織開展“六比六創”勞動競賽,適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彰顯了高質量推進企業發展的特色,體現了央企全面履行政治、經濟、社會責任的自覺行動,很多做法和經驗值得交通行業建設單位學習、借鑒和推廣。
張景義強調,勞動競賽推進要突出提升組織力,在黨的領導下與管理提升工作緊密結合;要突出創新發展活力,與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緊密結合;要突出職工唱主角,與推進產業職工隊伍建設和改革相結合。希望中交集團各級工會組織能以此次競賽交流推進會為新的起點,在黨政的統一領導和支持下,牽頭組織各有關部門,推動勞動競賽工作再上新水平,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彭闖講話指出,多年來,中交集團堅守初心,將四川作為投資建設的重點市場,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用多元化服務助力四川經濟發展,安全、高效地實施了一批優質項目,充分展示了一流央企的雄厚實力和責任擔當。介紹了四川省總工會管理體制及競賽推進表彰對于參與四川建設的央企單位的獨特優勢。鼓勵“六比六創”勞動競賽活動競賽組織單位貫徹集團工會要求,響應全總、省總號召,緊緊圍繞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創新勞動競賽形式,豐富勞動競賽內容,把競賽的觸角滲透到工程的作業面、施工隊和一線班組;把競賽活動與促進職工全面發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統一起來,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務求實效。表示省總工會將加大對中交集團關注,提供服務與支持。
姚彥敏代表公司工會聯合會對“六比六創”勞動競賽開展情況進行了總結,通報了勞動競賽取得的成果,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勞動競賽開展以來,得到公司所屬各單位熱情積極響應,37個單位、2475個重點項目參與,參賽項目合同額達到1454億元,涉及投資建設運營、裝備制造、房地產及城市綜合開發等各大業務板塊。競賽由工會牽頭組織,加強保障,贏得了各參賽單位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形成了37個競賽聯系點引導帶動、立足項目實際、全范圍全員參與之勢,呈現出“組織有力、覆蓋面廣,競賽品牌得以彰顯”“協同融合、安全保障,競賽效果明顯增強”“先進引領、創新性強,競賽成果更加豐富”的鮮明特點,競賽組織力得到進一步強化,競賽品牌得以進一步彰顯,競賽成果更加豐富多樣,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了保障。
姚彥敏要求,各單位工會要注重抓住全年任務完成最后決戰的關鍵期,依托競賽再動員、再部署、再提升,力爭取得全年競賽活動的最佳效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競賽形式與內容,加強競賽考核評估、及時進行競賽經驗交流與激勵表彰;注重提升大局意識,增強安全底線紅線意識,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和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文件精神,促進產業職工隊伍的穩定;立足維護中交品牌價值,引導廣大職工當先鋒、唱主角,在以競賽促進生產的同時,滿足職工在競賽中的獲得感,實現企業和職工雙贏。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全國總工會“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充分發揮工會工作者作用等方面工作,姚彥敏對各級工會提出三點要求:一要當好宣傳員、輔導員,堅定新時代工會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守工會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把主題教育同落實工會各項目標任務結合起來,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筑牢堅定不移跟黨走的信念;二要當好“娘家人”和代言人,強化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工作重點放在基層,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解決當前工會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上來,在維護職工根本利益中體現和展示工會的使命與擔當;三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悟初心,擔使命,做一個倍受職工信賴的工會干部,凝聚廣大職工新時代的磅礴力量,推進新時代工會工作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