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全而生,三公局吳豪創新工作室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來啦!
“檢驗完畢!設備成功!老張,真有你的。”隨著三公局鄞玉項目吳豪創新工作室領頭人的話語看去,只見工作人員雙手安全地握住高壓線裸露的連接段,一旁的電焊機仍在進行著焊接工作,在檢測人員手中的顯示屏里,電焊機的電流更是沒有絲毫波動。這一結果樂壞了大伙兒,這意味著鄞玉項目研制的高壓人體防觸電系統順利通過檢驗。
路澤太高架是浙江省重點工程,被稱為“臺州中央通道”,施工要求頗高,三公局承建的TJ01標段墩柱有426根,最高墩近18米,施工全線混凝土澆筑總量達到33.4萬立方米,該項目地處城鎮,施工工點多,電纜線路長,二級、三級工程配電箱分布密集。用電安全早已站在“風口浪尖”,傳統用電對項目安全管理來說,的確是挑戰。
項目伊始,吳豪便提出打造“智慧工地”的概念。但是面對項目的“高強度”用電,如何迅速找到安全施工的好辦法,始終困擾著他。為了找到最佳的方案,他帶領創新工作室開技術研討會,但是面對建設施工的大型機械設備所使用的380V交流電,想想便“膽顫心驚”,安全勢必難以保障。
就在大伙一籌莫展之際,吳豪便腦洞大開:“既然高壓電不能碰,既然不能有效地避免,那干脆用我們最擅長的科技創新讓他消失好了。”說到這,具有二十五年電工經驗的張世杰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馬上計算并大膽驗證,我認為這項方法可行。”
安全用電的方案有了著落,設計也逐漸開始展開,但是如何解決380V的高壓與與大地之間的電位差成了“攔路虎”。就在此時,張世杰勇挑重擔,積極尋找最佳的方案,吳豪創新工作室設計團隊前往實驗基地做模型試驗。經過反復論證,設計團隊最終提出一個“雙保險”方案,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加上特定的裝置進而有效地降低電壓與大地之間的電位差,從而實現人體防觸電。
設計工作基本完成,戰場將轉移到現場。每攻克一步都進行精益求精的檢測,這一點從不敢馬虎。經過一個月的層層深入試驗,防觸電系統終于制作成功。看著防觸電系統從無到有,一步步成型,懸在吳豪心口的大石頭總算落地。
為了使防觸電系統得到更廣的應用,吳豪創新工作室團隊又乘勝追擊對它進行一番“升級”,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智慧用電系統”與“人體防觸電系統”進行結合,加持4G無線轉發器,做成了“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
在負載設備啟動、運行狀態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機APP對全線各級配電箱的功率、電壓、電流、剩余電流和溫度可進行實時監測與參數設置。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的成功研制,不僅一鍵實現了人體高壓防觸電、遠程檢測、遠程控制、自動報警及智能穩壓等功能,還打破了380V工業用電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屏障,成功實現了工業用電的智能化管理。
“喂,老張,咱們65#三級配電箱需要送個電。”
“馬上到位!”
放下手機,老張熟練地打開APP僅用5秒使65#三級配電箱的電力輸送完成,有效峰值電壓設置完成。
談起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參與研發的張世杰自豪的介紹到:“我們這臺設備在全線任何一個位置既能解決工業高壓電、普通家庭用電的觸電隱患,又能夠在APP上查看具體位置的用電安全情況,現在已經實現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安裝、調試等完整的設備供應鏈,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一級配電箱。”
現階段,鄞玉項目的施工緊鑼密鼓地開展著,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結合項目實際給施工安全“撐腰”,所有的用電需求、隱患排查都通過“智能防觸電遠程控制柜”集中在一部小小的手機上。“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問題也如此。”吳豪說得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