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輝煌,創新成就發展——三航局勞模創新工作室風采展
勞動創造輝煌,創新成就發展。
自2012年第一家工作室——王成啟工程材料創新工作室建成以來,7年間,三航局已擁有局級工作室22家。其中,長三角地區創新工作室2家,上海市級創新工作室6家、中交集團示范性創新工作室2家。7年多的實踐和探索,三航局勞模創新工作室在鞏固中不斷成長,在創新中不斷壯大,持續放大勞模效應、激發創新活力。
11月19日,三航局召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推進會。會上,命名了第五批八家勞模創新工作室。為集中展示工作室的先進典型,促進工作室持續健康發展,特作專題風采展示。
趙輝施工技術創新工作室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輝為領銜人,以兩名博士為主要領軍人物開展科研項目。工作室團隊成員不僅獲得過三航局、中交集團、省市級多項技術創新成果,更擁有多個大型項目管理經驗,在管理模式和工藝創新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優勢。
金懿試驗檢測首席技師工作室以上海市工程建設質量能手金懿為領銜人,工作室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案為工作準則,遵循優秀試驗檢測人員的成長規律,力爭通過3年一個周期的工作計劃,打造一支職業技能突出,勇于創新的試驗檢測工作隊伍,帶動材料試驗檢測專業技能素質在總體上得到提高。
楊益冬工程測量工匠創新工作室以浙江工匠、全國技術能手楊益冬為領銜人,匯集了黔張常鐵路項目技術骨干22人,立足在建鐵路項目,依托項目平臺,解決技術難題、技能攻關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的建設定位,力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張云鶴試驗檢測創新工作室以寧波市“港城工匠”、中交技術能手張云鶴為領銜人,以課題攻關為抓手,建立人才培養平臺,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積極組織員工對試驗標準規范展開強化學習,逐步建立以高端技術人才、試驗檢測工程師為首的人才隊伍。
黃翠戀電焊技術創新工作室以廈門市勞動模范黃翠戀為領銜人,充分發揮工作室在技術、技能及管理方面的示范、引領及帶頭作用,通過“培、練、賽”和“傳、幫、帶”等方式傳承技能,在提高焊接技術的同時,依托重大工程開展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創新與攻關,將先進管理經驗、方法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措施,為機電工程領域多出成果奉獻力量。
李淮隧道施工技術創新工作室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李淮為領銜人,針對山區隧道的特點,以技術為先導、方案為主導、施組為主線、安質為前提、資源為保障、效益為根本,細化基礎管理工作,全面做好各項控制,不斷優化進出洞及開挖支護方案,總結先進隧道施工技術和經驗,為隧道施工提供經驗參考。
馬立廣船舶水手技術能手創新工作室以全國交通技術能手馬立廣為領銜人,通過積極推進技術交流培訓,培養一批富于創新精神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人才,持續提高水手業務水平,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時蓓玲科研創新工作室以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時蓓玲為領銜人,通過積極主動承擔創新課題和創新攻關項目實現技術革新。同時積極探索科研與施工的緊密結合,將創新成果更好應用于生產實踐,解決重大工程的技術難點。
上一條: 小鋼管護住了“豆腐塊”